最近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纷纷公布,各方解读百花齐放。“通胀”VS“通缩”的神仙打架,很多围观群众云里雾里的。
其实,宏观数据看上去遥远,却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。从民生角度看,有比“通缩”更值得关注的数据,争论“通缩”相关的一些数据分析比结论更为重要。
【资料图】
就业率应该是宏观经济数据的核心
中国舆论场的经济讨论中,谈货币太多,谈就业太少,实属本末倒置。当年凯恩斯大师就是琢磨怎么应对失业问题“开悟”的,成了当代货币经济学的祖师爷之一。可以说,货币学理论甚至整个当代经济学体系的“大核”就是就业。
因此,经常留意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朋友都不难发现,就业相关数据的核心地位。评价美国经济表现,失业率、新增就业人数、首申失业救济金人数的“就业数据三件套”是必不可少的,受关注程度远远大于M2、M1的花里胡哨。
毕竟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,不是为数据而数据。人的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就业,没有有效就业,消费、投资都无从谈起。所以就业相关数据是应该最受重视的。
我们的就业率数据曾经“先天不足”。国家统计局的就业率数据中,2011年之前,我国是以“城镇登记失业率”作为就业数据的主要指标。这个统计口径的数据失真程度堪称匪夷所思,最典型的是1990年代下岗潮时的数据,当时大面积失业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社会问题,但是“城镇登记失业率”一直很坚挺地维持在3%以下……
2011年后改用国际标准,以“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”作为主要统计口径后,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。至少不是“城镇登记失业率”那么离谱的波澜不惊。不过,“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”到底多大程度反映了真实的失业水平,一直存有争议。主要还是看个就业状况的变化趋势。
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,一季度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.5%,比上年同期略高0.1个百分点。3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3%,比上月下降0.3个百分点。
3月份的数据显示失业率有了下降趋势,5.3%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只高了0.1%。可说是“走出了疫情阴影”,也意味着就业状况的进一步改善,需要经济表现超过疫情前。
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“数据点”,是16-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升至19.6%,较2月提升1.5个百分点。通常每年第四季度的“毕业季”,这个数据都会上升,这是就业市场消化新增就业人口过程的正常表现。但是,这次历时半年还没消化完,过程确实比较长,到底是疫情因素的影响,还是就业市场新增就业岗位不足,有待后续观察。
从就业情况看,宏观经济的强劲复苏还没到来。
“通缩”可不是“肉菜便宜,生活成本下降”
就目前的数据看,我们还要为促进就业做更多努力。解读宏观经济数据是为民生改善服务的,否则没有意义。
比如,最近炒得很热的“通缩”。比起到底是不是“通缩”,更重要的是“通缩”到底会对民生产生怎样的影响。
全国居民消费价格(CPI)是衡量“通缩”“通胀”的主要指标,所以有评论者乐观地表示“通缩对普通人没啥不好的,猪肉便宜、菜价不贵,挺好的”。最近猪肉价格已经到了10元区间,似乎也印证了他们的看法。然而,这是“天真”了。
CPI指数是一揽子商品价格,食品只是其中一部分,猪肉又是食品中的一部分。猪肉价格下跌,别的食品还是在涨。今年一季度食品CPI为3.7%,较整体CPI高出2.4个百分点。也就是说,CPI下降并不代表以食品为代表的基本生活成本下降。
尤其是在“蛋糕变小”的经济收缩期,局部的结构性通胀会比经济扩张期的整体通胀,痛苦指数更高。就业不稳、收入减少,“温和上涨”的纸面数据可不能缓解生活压力。
国家统计局给出了“通缩”争论的标准答案:现在没有,下阶段也不会。既然有了“标准答案”,看来也没什么可争论了。但是,结构性问题依然不能忽视。
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,主要有两个结构性问题,都和民生就业有关:
第一个问题是货币的流动性,M2和M1的剪刀差太大了。通俗地说,就是货币很多,但是钱太少了。
M1是现金加活期存款,平时老百姓不会文绉绉说“我家货币如何”,只会说“我家的钱如何如何”,大致对应的就是M1。M2比M1多了一块短期内不会动用的“准货币”,定期存款之类的,就老百姓平常说的“死钱”——账面上有,但是不会轻易用。
3月末,M2余额281.46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存量和增速都很惊人。281.46万亿,相当于2022年GDP的234%。要只知道全球的平均水平大约是136%,发达国家更高些,一般认为160%是正常的。目前这么高的水平,M2还在以两位数以上增加。
广义货币就像是水压快速上涨的堰塞湖,但是并没有流动的水压。3月份的M1余额67.81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%,增速居然比上月末低0.7个百分点。目前M1连M2的四分之一都不到,而2019年这个比例是30%。三年疫情后,M1和M2的剪刀差大幅扩大了5个点以上。
M2本来应该是M1的水库,但是现在看上去更像是个堰塞湖。继续传导不畅上游堵着,下游是旱死。但是,货币洪流真的冲出来,那么下游就要涝死。中小企业和老百姓既有缺钱的现实痛苦,又有钱不值钱的风险。
这就是目前货币流动性的结构性问题。这不是简单的通缩或通胀,问题要复杂得多。
出口增量不增收的结构性问题
另外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外贸出口。三月份的出口数据不是“超预期”,而是好到爆表。
海关统计显示,一季度出口5.65万亿元,同比增长8.4%,而进口仅增长0.2%。贸易顺差大幅扩大。3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增长23.4%的惊人水平。
我国是强制结汇,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收入是要“卖给”央行换成人民币的,这就是“外汇占款”。外汇占款绝大部分都转化为M1,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流动性增加。一季度的外贸出口形势如此喜人,理应为流动性改善提供很大的帮助。
然而,外汇占款数据显示的情况却是相反的。2022年12月末外汇占款余额21.47万亿元,3月末央行外汇占款21.3万亿元人民币。更难以理解的是,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比去年有明显下降,第一季度照理说贸易逆差大幅增加的输入性通胀效应还会放大。但是,结果还是不升反降。难道说,出口增加了、外贸顺差扩大了,外汇收入反而减少了?
出口市场变化或许可以解释部分问题。对两大主要全球出口市场北美、欧盟地区,同比下滑17%和7.1%,延续了去年快速下滑的趋势。出口快速增长的是东盟、俄罗斯和非洲,分别同比增长18.6%、19.3%、47.1%。
中国的出口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,正在从占全球进口市场一半的北美、欧盟退出,转而在“新兴市场”保持高速增长。不过,除东盟市场的体量较大、经济增速明显外,非洲、俄罗斯市场规模有限。再联系最近人民币国际化的种种举措,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外贸出口增量不增收的现象。
另外,出口商品品类的此消彼长,也值得关注。海关数据显示,一季度“新三样”电动汽车、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出口同比增长67%,拉动出口增速达2个百分点。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呈现下降趋势,1-3月累计同比为-2.6%,1-2月更是同比下降了15%。
这是出口产品升级的好消息,却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率可不是好消息。
同时,“新三样”受益于出口,也不应高估。尤其是新能源车车产业,中国一直是新能源车的主要消费市场,出口的产值基数很低。2022年汽车制造业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6.8%,出口增长无法抵消内需市场走弱对车企的影响。
总之,出口数据向好是好消息,但是结构性问题也要重视。出口量大增的持久性还有待观察,尤其是出口结构变化对民生经济的影响值得关注。
总之,宏观经济长期向好是既定不移、不容置疑的分析结论。但是,抽象的宏观数据解读还是要关照实际民生的微观体感。好数据背后的结构性问题也不应忽视,宏观经济的红利是否能够切实的保障民生,才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东方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